收缩

QQ在线客服

QQ在线客服

  • 400-891-3318
  • 0755-84275866
  • 0755-84275899
  • 中为报告
  • 中为资讯
  • 中为数据
  • 企业名录
 深圳·北京·上海
中国最为专业的产业市场调查研究咨询机构
中为实力鉴证  咨询流程  公司资质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中为资讯 > 金融投资 >  正文

货币乘数理论介绍

来源:中为咨询www.zwzyzx.com 【日期:2016-10-09 09:30:40】【打印】【关闭】
商业银行货币创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大致用货币乘数来描述。货币乘数(moneymultiplier)是指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根据货币供给量的统计口径不同,货币乘数可分为M1货币乘数、M2货币乘数等。这里我们主要考察M2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M2/基础货币
 
从货币银行学的教科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能力主要受到基础货币投放、贷款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公众持有现金的偏好等因素的制约。例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银行的可贷资金就越少、信用创造的能力就越低。相应地,货币乘数就越小;贷款利率与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差额是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差额越大,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意愿就越小、放贷的激励就越大。
 
但教科书中的货币乘数机制并未充分考虑到当前商业银行放贷行为受到的其他现实因素的制约。货币乘数理论是由KarlBrunner和AlanMeltzer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囿于所处时代的限制,这一理论将商业银行简单地视为货币政策的通道,认为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硬约束(bindingconstraint)。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假设已显得不合时宜。现代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更为重要的约束。例如,上世纪80年代巴塞尔协议出台后,资本要求对商业银行放贷行为的约束日益重要,但传统的货币乘数公式并未考虑到资本要求。对于我国而言,贷存比
(loantodepositratio)限制、MPA考核等监管政策,央行对信贷的窗口指导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进而影响货币乘数。但货币乘数仍然可以从总体上大致描述基础货币经过面临各种约束的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过程后的扩张倍数。
本文地址:http://www.zwzyzx.com/show-274-236561-1.html
分享到:
相关资讯

合作媒体

定制出版

报告搜索

免责声明

  中为咨询所引述的资料是用于行业市场研究以及讨论和交流,并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是由相关机构提供。若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公司,我们将立即依据相关法律对文章进行删除或作相应处理。查看详细》》
关闭 中为咨询微博号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