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利用财务杠杆,“运营期”收益或超预期
- 2014-2018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2014-04-28)
- 2014-2018年中国路桥维护区域行业调查研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13-12-27)
- 2014-2018年中国地产景观区域行业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4-06-12)
- 2015-2019年中国市政园林养护装备行业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14-10-28)
- 2014-2018年中国园艺用品行业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4-06-12)
- 2014-2018年中国水利工程区域行业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4-04-25)
- 2014-2018年中国港口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分析及投资决策咨询研究报告(2014-01-07)
- 2014-2018年中国城市景观区域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4-06-12)
- 2014-2018年交通运输项目商业计划书(2013-12-12)
- 2014-2018年中国水运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分析及投资决策咨询研究报告(2014-01-07)
很多人认为传统建筑类企业并不会广泛参与PPP项目的后期运营,仅在建设期结束后就会选择退出。对于很多三四线城市的经营性项目,它们的需求风险很高,盈利能力值得怀疑。是然而我们认为,企业通过参与项目运营享受工程建设之外的收益,恰恰是PPP带来的另一个超预期的增长点。
在PPP项目中,企业仅需要向SPV投入少量的资本金就可以撬动一个庞大的项目。若通过产业基建间接投资,还可实现二次加杠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会选择不把SPV并入自身的资产负债表,这样一来企业通过表外融资,本身的负债并不会明显增加,而建设期经营性现金流的改善会提高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率,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此外,企业投资SPV会产生投资性现金流的流出,这部分支出需要依靠后期SPV的股权分红来回收,因而和BT项目比企业整体的投资回收周期会拉长,对企业的经营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通过不并表充分利用表外杠杆
除了财务杠杆之外,企业可以通过“边做边学”,提高在运营阶段的盈利能力。如今转型是建筑企业的一大发展趋势,传统建筑企业纷纷开始扩展业务范围,实现金融+工程+管理的产业链全覆盖,这有利于企业更多地参与项目后期运营,而不仅仅只享受建设期待施工收益。此外,轨交+物业、园林+旅游等运营模式的出现,有利于扩大PPP项目的外延收益,企业将在商业地产的增值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收获更大的投资收益。
截至2016年9月末,PPP项目库中包含特许经营权的项目无论从数量还是投资规模上均超过了70%,许多实质仍为BT模式的“伪PPP项目”已经被排除在了项目库之外,项目质量进一步达到保障。因而随着PPP红利不断释放,企业将通过表外杠杆和自身经营效率的提高实现利润的可观增长。
- 2013年度山东地区建筑房产业劳动生产率分析(2014-03-17)
- 2013年度福建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分析(2014-03-19)
- 全球石材行业主要重点企业介绍(2014-06-20)
- 2013年度陕西地区建筑业房屋建筑面积分析(2014-03-19)
- 近年来,陶瓷喷墨打印技术方兴未艾(2015-01-24)
- 广州市地下管廊发展情况(2016-12-29)
- PPP的投融资体系(2016-09-12)
- 2013年度全国矿山工程领域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基本情况分析(2014-03-19)